— 摘自 《论语》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 人不知,而不愠

  • 巧言令色,鲜仁矣。

  •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过则勿惮改。

  • 君子,不重则不威;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从心所欲不逾矩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 君子不器

  •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临之以庄,则敬

  •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 放于利而行,多怨

  •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德不孤,必有邻。

  • 朋友数,斯疏矣。

  •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 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

  • 枨也欲,焉得刚?

  •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子不语怪、力、乱、神。

  •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 吾闻君子不党

  •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 奢则不孙,俭则固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

  •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 吾不试,故艺

  •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 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食不语,寝不言。

  •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 居不客。

  • 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 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 未知生,焉知死?

  • 过犹不及。

  •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使民如承大祭

  • 君子不忧不惧。

  •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 赦小过,举贤才。

  •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 “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 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

  • 郑声淫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当仁,不让于师。

  •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子曰:“辞达而已矣。”

  •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 不学诗,无以言。

  •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惠则足以使人。

  •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利口之覆邦家

  •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 无求备于一人。

  •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

  •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 不教而杀谓之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