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穆此书, 我的获益之处: 学到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变迁的许多史实。至于本书关于得失的讨论, 我深深赞同胡适在日记里写的:

保守的趋势甚明,而拥护极权的态度亦颇明显

— 摘自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

  • 其实中国历史上已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

  • 本来政治应该分为两方面来讲:一是讲“人事”,一是讲“制度”。人事比较变动;制度由人创立,亦由人改订,亦属人事,而比较稳定,也可以规定人事,限制人事。

  • 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似乎枯燥乏味,无可讲。而且已是明日黄花,也不必讲。

  • 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

  • 但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

  • 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需知道在此制度实施时期之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

  • 中国历来政治上规定着哪种人才可参加政府

  • 一国的政权,究竟该交付与那些人,这是第一义。至于政府内部各项职权之究应如何分配,这已属第二义。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

  • 养育此政府的是经济,保卫此政府的是武力。

  • 事情管得好与坏,责任在宰相,皇帝可以不负责任

  • 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

  • 古人称“化家为国”,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于是他家里的家宰,也就变成了国家的政治领袖。

  • 管皇家祭祖的一个家务官。不好算是朝廷公职

  • 凡做二千石官的,(汉朝这样的官很多,中央虽只有三公九卿十多个,地方上的太守就有一百多个。)他们的子侄后辈,都得照例请求送进皇宫当侍卫。待他在皇帝面前服务几年,遇政府需要人,就在这里面挑选分发。这一制度,虽非贵族世袭,但贵族集团同时便是官僚集团,仕途仍为贵族团体所垄断。

  • 汉代官吏任用,有一限制,地方长官定要由中央派;太守如是,县令也如是。但郡县掾属,必得本地人充当

  • 或是碰着大荒年,大水灾,或是大瘟疫,这表示政府行政失职,遭受天谴,也常下诏希望地方推举贤人,来向政府说话,或替国家做事。这些选举是无定期的,这样选举来的人,多半称为“贤良”。贤良选到了政府以后,照例由政府提出几个政治上重大的问题,向他们请教。这叫做“策问”。“策”即是一种竹片,问题写在竹简上,故称“策问”。一道道的策问,请教贤良们大家发表意见,这叫“对策”。

  • 地方民意也可举,三公九卿、政府大僚也可举。所举则称为贤良,贤良是指有特出才能的人。

  • 后来又有一种有定期的选举,那就是选举“孝廉”。汉代一向有诏令地方察举孝子廉吏的

  • 并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

  • 四封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

  • 现在封建破坏,土地归民间私有。既属私有,自可自由买卖。政府只管按田收税,不管田地谁属。卖田的和买田的,双方共同成立一种契约。这纯是民间经济贸易关系

  • 又不便轻易再变更,再增加。汉武帝就只有自己慷慨,把少府的金钱拿出来。这等于是把皇室私款来捐献给政府。所以武帝同时也命令地方上有钱的人,最主要的如盐铁商人等,也能如他般大家自由乐捐。结果社会响应不佳,拥有大资产的,不理会政府之号召。汉武帝不禁要想:你们的钱究竟由那里来的呢?岂不是都由我把山海池泽让给你们经营,你们才能煮盐冶铁,发财赚钱。现在我把少府收人都捐献给国家,而你们不响应;那么我只有把全国的山海池泽一切非耕地收还,由我让给政府来经营吧!这便是汉武帝时代有名的所谓“盐铁政策”

  • 盐铁商是当时最大最易发财的两种商业。盐没有一人不吃的,铁也没有一家不用;而煮海成盐,开山出铁,这山与海的主权,却在皇帝手里。现在汉武帝再不让商人们擅自经营了,把其所有权收回,让政府派官吏去自己烧盐,自己冶铁,其利息收人则全部归给政府。于是盐铁就变成国营与官卖。这个制度,很像近代西方德国人所首先创始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

  • 这一制度,也不专限于盐铁两项。又如酒,这是消耗着人生日用必需的米麦来做成的一种奢侈享乐品,因此也归人官卖,不许民间自由酿造。

  • 有当时一位民众代表事后留下一份纪录,就是有名的《盐铁论》。当然民间主张开放,政府主张国营

  • 于是王莽起来,就激起了一项大改革,把一切田亩归国有,称为“皇田”,重行分配。当时的意想,实在要恢复封建时代之井田制,而结果则引生一次大变乱。王莽失败了,从此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也不再有彻底的改革了

  • 一个壮丁,二十受田,可以独立谋生,但要他为国家服兵役,则应该顾及他的家庭负担

  • 政治是文化中重要一机构,决不会随随便便无端产生出某一制度的

  • 这并不是中国人对政治无理论,无思想。只因中国读书人多半做了官,他们对政治上的理论和思想,早可在实际政治中表现;用不着凭空著书,脱离现实,来完成他书本上的一套空理论。于是中国人的政治理论,早和现实政治融化合一了。否则为什么皇帝和宰相定要分权呢?为什么仕途必经察举和考试呢?为什么田租该力求减轻呢?为什么商业资本要加节制呢?为什么国民兵役要到二十三岁才开始呢?

  • 封建时代国家规模小,方百里便算大国了。如是则由中央到边疆,最远也不过五十里。要到边疆戍守,只要半天路程。

  • 凡属壮丁,每年秋天都要集合操演一次。这是一个大检阅,名为“都试”

  • 你的名字住址,都在政府册子上,不去就要出钱,出不起钱便是犯法。你做乞丐了,户口册上还是有你的名字,你还该向国家负责。于是只有把自己出卖给人家做奴隶。当时做奴隶,并不是出卖自由,只是出卖他对国家法规上一份应尽的职责。政府要禁止此风,便规定奴婢的人口税加倍征收。

  • 因此当时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

  • 虽非封建贵族,而有书生贵族。虽非工商业资本,而有书籍资本。国家的政治制度,虽并没有对那些家庭许下世袭特权;但他们因有家庭凭借,无异于有世袭的特权了

  • 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

  • 至少他们已懂得政府用人该有一客观标准,不能全凭在上者之私心好恶。至少他们已懂得该项标准,不该是血统的亲疏,不该是势力的大小。亲的、贵的、强的、富的,都不够此项标准,而采取一项以教育与智识与行政实习之成绩来定取舍进退之标准,而又懂得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区;

  • 汉和唐,是历史上最能代表中国的两个朝代

  • 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一意见之从违抉择,往往并不取决于多数,如西方所谓之民主精神。而中国人传统,则常求取决于贤人

  • 地方长官应该择贤而任。他既是一位贤长官,自能博采舆情,为国家选拔真才。这是理论。至于事实之不能全合于理论,则属另一问题

  • 中书舍人拟稿,亦由诸舍人各自拟撰,是谓“五花判事”。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勅”字。经画勅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

  • 诏勅自中书定旨、门下覆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而于决定命令则无权过问。

  • 当时的尚书省,则略等于现在的行政院,而且是名实相符之行政院。因他只管行政,不管出命。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勅”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 此《唐六典》一书,系唐玄宗时,大体依唐代现行法规而纂辑,可说是当时的具体事实与现行制度

  • 中国历史上关于政治制度方面有两大名著,一为《周礼》,一即《唐六典》。

  • 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最像样的还该推汉代。

  • 但唐代则不然。犹如教育部分派督学在外,停驻下来,而所有该地区之各大学校长,却都得受其指挥;他可以直接指挥各大学之内部行政,而各大学校长俯首听命

  • 节度使在其地域,可以指挥军事,管理财政,甚至该地区用人大权亦在节度使之掌握,于是便形成为“藩镇”。而且唐代边疆节度使逐渐擢用武人,于是形成一种军人割据。本意在中央集权,而演变所极,却成为尾大不掉

  • 其先是想中央集权,由中央指派大吏到外面去,剥夺地方官职权。而结果反而由中央派去的全权大吏在剥夺地方职权之后,回头来反抗中央,最后终至把唐朝消灭了

  • 说到“考试”两字之原始意义,“考”是指的考绩,“试”是指的试用。

  • 所由与近代西方民主选举制度不同者,仍然是一从“众”,一从“贤”。中国传统观念,总谓贤人可以代表群众舆论与公共意见。

  • 全国人才集中到中央,这不是件好事。首先是地方无才,不论地方行政要减低效率,而地方风俗文化也不易上进。地方垮台了,中央那能单独存在!所以中央集权不是件好事,而中央集才也不是件好事。这是第一点。

  • 而同时又压抑工商资本。只鼓舞人为大学者,当大官,却不奖励人为大商人,发大财。“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大体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策

  • 这样一解放,直到清代,都是容许田亩自由买卖,自由兼并。

  • 这是唐代一个特殊现象。这因唐代武功太大,四围都成中国的下属。唐太宗已被称为“天可汗”,这如称“皇帝的皇帝”。

  • 有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可免同皇帝直接冲突;而宰相要讲的话,却由他们口里讲了。这是政治上的一种技术问题。

  • 唐代的台官,虽说是天子的耳目;而唐代的谏官,则是宰相的唇舌。

  • 所谓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权集中,财权集中,而地方则日趋贫弱

  • 宋代则把财富、兵力都集中到中央,不留一点在地方上;所以中央一失败,全国土崩瓦解,再也没办法。

  • 考试只能选拔人才,却未能培养人才

  • 中国传统政治到明代有一大改变,即是宰相之废止。

  • 八日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章奏,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每件奏章里,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此因中国地方大,一切事集中到中央,中央政府所当预闻的事当然多。

  • 一般做官人,多半住宫城外,远的如前门外骡马市大街等处。早上跑进皇宫有很远的一段路,骑着一匹马,带着一个仆人,掌一盏灯笼,四更五更就要去。

  • 此刻我们要提倡法治,却又来推尊张居正,这正为不了解明代政治制度。当知明代的政治制度,早和汉、唐、宋传统有了很大的变化。张居正并未能先把当时制度改正,却在当时制度下曲折谋求事功。至少他是为目的不择手段,在政治影响上有利弊不相抵的所在呀!

  • 每站都有守站的人。送公事的到达了,守站的早把吃的喝的都预备好;此人吃饱喝够,稍稍休息,再换一匹预先喂好了的马,继续跑

  • 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 岭南三省(广东、广西、福建)

  • 管官的官多,管民的官少。县官才是亲民官,府、州以上,都是管官之官。管民的官不仅少,而且又是小。

  • 中国传统政治有“官”与“吏”之分。最先“吏”是指的管理一般业务的,略等于今天之所谓事务官

  • 从前唐代考试,一定要考律诗,就因为古诗不容易定标准,判优劣;律诗要限定字句,平平仄仄,要对得工整,一字不合法度就不取。标准较易具体而客观。

  • “八股文”犹如是变相的律诗,是一种律体的经义。

  • 自唐代两税制以来,政府方面,究竟是只顾虑在政府自身的财政上如何图谋征租手续之方便,而再不能在经济理论上来努力社会民众方面土地制度之建立

  • 所以若说政权,则中国应该是一种“士人政权”,政府大权都掌握在读书人“士”手里。

  • 今天我们则要讲全民政权,国家主权应在全体民众。这也可说是我们的理想。

  • 今天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权,说他们是代表全民的;则中国历史上的读书人,也何尝不可说是代表着全民?读圣贤书,讲修齐治平之道,由国家加以考试,量才录用;此辈读书人的意见,就可以代表全民。这是中国的理论。此刻西方则必待大家选举,中国人则用一种公开的考试制度,这是方法的不同。双方的理想,何尝不同在想法挑选出可以代表全体民众的人,来组织政府,掌握政权呢?

  • 由这一点看来,清代比明代更独裁。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只是宰相做错了,须负责;皇帝做错了,可以不负责。

  • 这里的分别很简单,换句话说:一个是公的,有理由的;一个是私的,没有理由的。

  • 一个皇帝要独裁,他背后定要有一部分人强力支持他,他才能真独裁

  • 若说皇帝利用读书人,读书人在拥护皇帝,可是读书人拥护皇帝比较是公的;因为读书人不是皇帝的私势力,而且读书人也不是一个固定的集团。中国历史上只有元和清,皇帝后面由整批蒙古人和满洲人帮忙。其他各代,大体说,是全国的读书人,由全国民众中间受过教育经过考试的人,来帮政府忙

  • 读书人不就是封建。反过来说,皇帝或政府,存心培植读书人,也并不是私心

  • 中国传统政治,若说凭技术,也已有两千年的经验。但有它可宝贵的地方。最可宝贵处,就是在“公开”。一切事情都是公开的。因有一制度存在,一切凭制度处置。要不公开也不可能

  • 财政部次长对于财政上的意见当然要向部长贡献,不该直接向行政院长申述

  • 清代这些规定,若说是制度,这些制度只是要人家不过问政治。试问除了私心外,还有什么是这项制度的含义呢

  •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 这三条禁令,恰好是近代西方人所要争取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所谓的三大自由了。中西双方的现代史,在这上,有一个恰正相反的对比。讲起来,真值得我们内心的惭愧。卧碑立于顺治五年。有名的金圣叹,就为犯了卧碑禁令而杀头了。

  • 中国考试制度之用意,本在开放政权,选拔真才,来分配于政府各部门

  • 帝国必然有他的征服地,征服地不蒙本国政府平等的统治。譬如英国在香港,以前在印度,都是派总督。法国在安南,也是派总督,

  • 但若说英国对香港是一种帝国主义,这是百辩难逃的。因他把全国家分成了两部分,一部是本国,一部是征服地。这才始得叫“帝国”。


wa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