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上升
文章目录
— 摘自 雅可布·布洛诺夫斯基《人之上升》(The Ascent of Man), 来自 Dynamicland 的推荐书单
-
这项工作要求作者始终不懈地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全部身心。因此,我必须保证自己能够心甘情愿地做到这一点
-
人类的适应本领相当笨拙;而正是这一点—人的状况自相矛盾的地方–使人类能够适应一切环境
-
当格雷维(Greny)地方的斑马之类的动物适应了干旱荒原的环境时,这种环境不仅终于成了它们的生存空间,也成了它们难以逃离的陷井
-
在以这样快的速度奔跑时,航肉中的化学热量会因烧得太快而不能充分燃尽。未充分燃烧的废物,主要是乳酸,充斥在血液中,从而使人感到疲劳,并阻碍肌肉的活动,直到吸入新鲜氧气,使血液又变得清洁时为止
-
鼻子短,眼睛大,而县隔得很开。这意味着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视觉而不利于嗅觉
-
人的这一重要发明,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这就是,准备并储存一块砾石,以便有一天派上用场。运用这种技艺,发挥预见的作用,是一种对于未来具有象征意义的行动,人类由此解除了生存环境强加给其它动物的那种束缚
-
人具有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各种官能的巧妙组合。在生命诞生30亿年后,这种组合使得人成为最富创造性的动物
-
这使(由于自然选择)所有灵长类动物逐渐减慢了大脑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行动的速度,直到发展成为人所独有的延缓满足自身欲望的特珠能力
-
然而,增加食物供应的这种间接方式最显著的后果,是促进了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交流。像人这样行动缓慢的动物,只有依靠集体合作,才能潜步追寻、发现和堵截在茫茫荒原上奔跑着的庞大动物。狩猎活动需用语言有意识地作出计划和安排,集结成伙需要制作特妹的武器。的确,语言在为人们所使用时,本身就具有某种狩猎计划的性质。也就是说,人不像其他动物,他苛以使用语言,用一些由可变单位组成的句子相互提醒,协调动作
-
这些图画好比是人类想象力的望远镜;它们把人的思想从已见之物引向臆想和假设之物
-
艺术和科学产生于人的同一本领:这就是使未来情景形象化的能力
-
想象力是一具时间的望远镜
-
那些制作武器的人和创作图画的人实际上做着同样一件事-——展望未来
-
人类全部知识形成的根源,是从已见之物推知未知之物
-
人类花了至少200万年时间,才从非洲中部的“南方古猿”那种手握石块、又黑又小的动物,变成古人。这就是人的生物学进化的进度—尽管人的生物学进化要比其它任何动物的进化快得多。但是,古人则只花了不到20000年时间,就变成了你我渴望成为的人物:艺术家和科学家,城市建设者和未来计划制定者,读书人和旅行家,以及自然现象和人类情感的热心探索者。这些人的阅历比我们的祖先更为丰富多彩,想象力也更加狂放不羁。这就是人类文化进化的进度;这种进化一旦开始,按照这两种进化速度的比率,至少比人类的生物学进化快出100倍。
-
人这样一种浪迹天涯达百万年之久的生物,不得不作出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是否中止流浪生涯,而成为定居的村民。
-
在迁徙不定的生活中,人们从早到晚忙于生活琐事,无暇发展什么新方法或萌生什么新思想——也不可能有什么新的生活态度
-
这是一种乏味的生活。每一个夜晚都像前一天一样,不过是白天的终结,每一个清晨也和前一天一样,不过是旅行的又一次开始。东方初晓,每一个人都只想着同一个问题:羊群能被赶过下一道高高的山隘吗?
-
从游牧到村居的变化,是人类在其上升历程中跨出的最大一步。
-
在我年轻时,人们认为人类对自然界的主宰地位来自人类对其生存环竞的轻制。现在我们懂得了,对自然界的真正主宰,来自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理解和改造。在这“肥沃新月”地带,人类与植物和动物不期而遇,他们学会了与这些植物和动物共同相处并进而改造客观世界,以适应自身需要,人类文明就这样开始了
-
人类文明的坚实基础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质世界
-
人类,就像小麦那样,从此固定在他们生长的地方。一个定居社会对生者与死者关系的处理也就不同以往了。耶利哥的居民保存了一些死者的头骨,在上面精心装饰。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只知道这是一种出于敬畏之情的行为
-
《圣经》是一部奇妙的史书,一半是传奇,一半是纪实
-
植物和动物驯化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人们做出发明创造,而这些发明创造开初只是一些技术手段,然后才从中萌发出科学的种种原理。人们始料不及,这些通过人类精巧的头脑发明的基本方法,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村落中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针、钻头、锅、火盆、铲、钉和螺钉、风箱、绳子、绳套、织机、铠甲、挂钩、纽扣、鞋一一人们可以一口气举出上百种一—制作之精巧,及其在人类上升历程中的重要性,不下于今天任何一种原子物理学仪器
-
一种文化,就是各种思想成果的乘法器,其中任何一种新的方法都加速了其它新方法的产生,增强了其它方法的威力
-
当然,整个农业中最强有力的发明是犁的发明。我们把犁看作是开垦土地的楔子。而楔子本身也是一件重要的早期机械发明:它是掘起土壤的杠杆,也是一项杠秤原理最初的应用成果
-
首次发现的轮子是公元前300年以前的遗物
-
太阳是装有轮子的凯旋之车,而天空本身也是一个轮子,当时巴比伦人和希腊人就是这样描绘灿烂星空的旋转运动的
-
每一种机械的发明都重复地引出这个原来的二难推理:机械开发能量,是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呢,还是要成为一种超出建设性应用范围的自行其是的力量源泉
-
骑在马上的人看上去要比一个寻常的人神气得多,他比别人高出一头,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奔驰向前,好像是高踞于世人之上似的。
-
当希腊人看见西徐亚骑兵时,他们也以为马与骑手浑然一体;于是,他们创造出有关半人半马的物的传说
-
成吉思汗及其蒙古王朝,把这种窃掠的生活方式带到人们想象中的黄金时代。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蒙古人作出了最后的努力,试图建立强盗的世界霸权,这些强盗,什么也不生产,无所用心,只知道从无处逃逸的农民那里抢劫农业生产所积蓄的粮食。
-
农业和定居生活方式已在人类上升历程中逐步确立,而且人类和谐的生活树立了一个新的标准,这在遥远的将来将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是城市的组成
-
人类采用的方法一直是有选择和探索性的:行动总是取决于理解事物的某种理性方法。
-
当人类赋子自然物这些令人感到温暖的、浑圆的、柔和而又具有艺术性的形态时,还谈不上对大自然本身有多少知识。人们所表现的只是人类自己的手的形态
-
但是,人手的另外一种行为则与此不同,甚或可以说截然相反。这就是对木材和石料的分解,由于人手(借助于某种工具)通过这种行为探求和触及到了材料表层下面的东西,从而使人手本身也成为一种“发现”的工具。当人们劈开木材,或砸开石头,使大自然在这些材料中留下的印迹暴露无遗时,人类就开始迈出了智慧发展的伟大的一步
-
人类探索大自然,旨在发现事物的潜在秩序。物质的构成方式反映了其表层下面的某种结构,这种结构一旦揭示出来,人们就有可能按照其自然形态将其分解,并且以新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在我看来,在人类上升的历程中,理论科学正是从这一步骤开始的
-
人类以家庭形式,家庭以血缘团体形式,血缘团体以部族形式,部族以部落形式,部落以民族形式,联系在一起。等级观念,层层相叠的金字塔式的观念,贯穿于我们看待自然现象的一切方式之中。基本粒子构成原子核,原子核组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组成基因,基因构成核酸,核酸又组成蛋白质。由此,我们再次发现,在自然界,有某种东西看上去竟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构成方式有着深刻的相似之处
-
遍及整个帝国的庞大水利工程体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管理。在美索不达米亚是这样;在埃及是这样,在印加帝国也是这样。就是说,这座城市和其它所有的城市由一个无形的网络联结起来,通过这个网络,当局的权威无处不至,人们能听到统治者的声音.收到他从中央发布的命令和信息。有三项发明支撑着当局的统治体系,它们是:道路、桥梁(尤其在像这样的一片荒原上)和通讯。它们从四面八方汇合到印加王所在的中心。又从这个中心散布开去。它们是一个城市与其它城市紧密联系的三大媒介
-
然而,这又必然地是一个非常脆弱、外强中干的帝国。从1438年起,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印加王征服了3000英里的海岸线,从安第斯山脉以至太平洋海岸,莫非王土。但是,到了1532年,几乎是目不识丁的西班牙冒险家佛朗西斯戈•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①,仅卒62匹令当地士著不胜恐惧的战马和106个步兵,进入秘鲁,转瞬之间,就征服了 整个印加帝国。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砍去金字塔的顶端一俘获印加王。从此,这个帝国一蹶不振,而那些城市,那些美丽的城市,则被贪得无厌的西班牙强盗洗劫一空。
-
创造城市的不是印加王,而是那些手工匠人。自然,如果你为印加王工作(或任何一个人工作),他的鉴赏趣味就会支配你, 你自己也就不能有什么独创和发明
-
石头所能承受的张力很小;如果只承受到压力,立柱尚不会倒塌,但如果张力过大,横梁就会断裂。
-
虽然希腊人热衷于几何学,但奇怪的是他们竟然没有构想出拱形建筑。事实上,拱是一种工程技术上的创新,或者更恰如其分地说,拱是一种比希腊文化和秘鲁文化都更具有实践意义、更世俗化的发现
-
从结构上看,拱是一种使建筑 构件 在跨越空间时,其悬空部分负载与其它部分均等的方法,也就是一种使压力平均地分布开来的方法。正因为如此,整体的拱可以由各别的部分组成,即由各自承受压力的有块砌成。在这种意义上,拱的发明是人类理性方法的胜利。这种方法将自然物分割成块,再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成为新的、更有力的组合物
-
埃及和希腊的建筑大多是靠本身的重量和庞大站立起来的,一块石头纯态地叠压在另一块上面。如此而已。然而,在哥特式拱顶和窗花格中,具有类似动物肢骨和树木纤维的劲度,具有弹性应力和各部之间的力的传递,而建统物的每一根线条都无不刻意求工地表现着这种力量
-
这些咄咄逼人的庞然大物的建成,是人类预见力的一个惊人成就一我应该说,既然它们早在数学家懂得如何计算其申的力学变化之前就已经建成,因此又是人类洞察力的一个惊人成就
-
这种设计使罗马式的半圆形拱变成了高耸的哥特式尖顶拱,从而使应力通过拱助传递到建筑物的外墙
-
正如我举起手时,压力沿着手臂延伸而下的道理一样,建筑物的应力也沿着飞拱垛传递开去,反过来产生推力托住建筑物,好像在支撑着它似的—因此,在没有应力的地方,也就不必使用砖石。即使在钢筋和混凝士发明以后,建筑学的基本原则仍是如此,并没增添什么新的内容
-
建筑学似乎也同物理学一样,把注意力的焦点转移到了物质的微观水平上
-
石匠头脑里有一些构想,但却没有那么多现成模式,这些构想产生于他们从一处工地到另一处工地的游历之中
-
四处游历的建筑师是才智上的贵族(就象500年后的钟表匠一样),到欧洲任何地方都肯定能找到工作,并且受到人们的欢迎。在14世纪,他们就被称为“自由石匠”(Freemasons)。在别人看来,他们双手的技巧和头脑中的灵感,是一种既神秘叉古老的传统,是卓然独立于大学教授的说教式枯燥学术之外的奇妙的知识宝藏
-
修建金字塔所运用的几何学知识要比修建大教堂所运用的简单得多。
-
这是人超越其它动物的首要天赋,这种天赋随时随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人类对运用和发展自己技能的极大兴趣
-
一种颇流行的哲学上的陈词滥调宣称,所谓科学仅仅是一种分析或简化,如同把彩虹分解成为色彩斑斓的碎片一样,而艺术则仅仅是一种综合,好比是把彩虹拼缀起来. 事实却并非如此。人类所有的想象无一不是从分解自然物开始的。
-
当我们鬼使神差,要塑造人像时,头脑和手互相配合, 仿照那仅有的柔弱轻盈的模特儿,用艺术的自由力量,赋予这石头新的生命。
-
艺术大师想过,要展示, 粗糙岩石多余的外表下面, 所包藏的东西:去掉大理石那迷人的外衣,这就是, 为头脑效力的手所能做的事。
-
最初,米开朗基罗本人也是卡拉拉(Carrara)②地方的一位采石匠。这时,他仍然觉得,他和那些石匠手中的铁锤正在石头上探寻那已存在其中的某种形状
-
作为一个年轻雕塑家,起初我买不起昂贵的石料,于是我走遍整个采石场,找出那些被人们称之为“不规则的石块”,从而获得我所需要的石料。然后,我不得不以米开朗基罗那样的方式思考,也就是说,“人们不得不等待,直到-个适合于这块石头形状的想法产生出来,并且能够在这块石头里面看见这一思想。
-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发现的一切都早已存在:一尊雕像和自然的法则都已隐藏在这种粗糙未凿的原始材料之中。从另外合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发现是由他个人作出的;在他人手中,表现方式不可能完全一样一不同时代的不同个人无法制作完全一样的雕塑,或发现同一条自然法则。发现,是分析和综合双重关系的结果。 就分析而言,目的在于探索存在的为何物;而综合则是以某种方式将分割的部分组合起来。于是,人类富于创造性的头脑就这样超越了大自然提供的原始框架结构的种种局限。
-
我们必须懂得,这个世界只能由行动而不是冥想来把握。手比眼更为重要。我们的文明已不是远东或欧洲中世纪那种逆来顺受、静思默想的文明,那种文明确信,大千世界仅仅供人们观察和思考—他们并没有我们所特有的科学实践。我们锐意进取;我们也确实懂得,正是人手的进化促进了人脑的进化,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这决不仅仅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偶然事件
-
这就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人们体味到了乐趣——在这种行为和技能中,在这种出于兴奋好奇而不断加以完善的行为和技能中,人们体味到了乐趣。说到底,每一种艺术和科学无不归因于此:这就是,人类的所作所,之所以具有愉悦性情的盎然诗意,是因为人能够这样去做。而最激动人心的,是这种富于诗意的科学或艺术活动,最终导致了真正具有深远意义的结果
-
亨利•摩尔把他的一座雕塑题名力“刀刃”。而人手就是人类智慧的刀刃。人类文明并不是已完成的人工制品的汇集,而是各种创造过程的总和。人类的发展进程最终意味着人手在实践活动中的不断完善
-
在人类上升的历程中,最强大的动力是人从施展自己的技能中获得的无穷乐趣。他喜欢做他善于做的事,而对已经做好的事,他又想做得更好。你可以从人类的科学实践中看出这一点
-
火并不总被认为是一种破坏性的元素,它也是一种改造性的元素。这始终是火的奇妙之处
-
当人们在铜中加入某种甚至更柔软的金属(例如锡)时,他们就制成了一种比这两种金属都更坚硬、更耐用的合金—青铜。
-
几乎每一种纯粹的金属都是脆弱的,而许多杂质却足以使其变得更加坚硬
-
在制作过程中显现出来。他创造的美,他显示出来的娴熟精湛的技艺,来自他对自己手艺的执着的追求
reading…
文章作者 种瓜
上次更新 2025-09-12